《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2015年“史上最严”的控烟条例,正式实施已满10年。与《条例》实施初期相比,北京市成人吸烟率下降,公共场所违法吸烟率下降,公众对于公共场所控烟的接受度飞速提升,更多人的健康权得到有效保护。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市民更关注健康话题,拒绝吸入“二手烟”。而“控烟”这个话题,也逐步从室内延展到了室外。
大家会远离学校门口等待接孩子下学的吸烟家长,会在排队等待公交车时对队伍中吸烟的同志皱眉,还会在过马路等待红绿灯时躲开那些一手拿着烟一手扶着把的骑行者。
其实,生活在北京,他们已经违法了!
《条例》明确规定:排队等候队伍中禁止吸烟。
当您看到这些现象时,为了保护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健康,是否想走上前,劝阻一下?但又怕劝阻没有成功,与吸烟者发生冲突?那您可能会需要一些劝阻吸烟的技巧。
可借鉴的经验
2015年北京市控烟协会在《条例》正式生效前在网络上征集“劝阻吸烟的手势”——“我介意”、“不可以”、“请停止”。目前这三个手势一直在北京被控烟志愿者和广大市民使用。
劝阻吸烟过程中把握的原则
1.有法可依,如果您想上前一步,态度可以坚定
《条例》关于个人在劝阻吸烟的权利和义务方面明确规定: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发现吸烟行为的,可以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可以要求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还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举报。《条例》是市民在公共场所劝阻吸烟行为的底气。
2.健康文明,语气和蔼,拒绝二手烟
虽然您有劝阻吸烟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市民毕竟不是执法者。面带微笑,使用文明用语,语气诚恳、和蔼,先以问好开头,再进行劝阻,将会是您劝阻成功的一大助力。
“您好,我身边有孩子和老人,对二手烟很敏感,您可以不在这里吸烟吗?”
劝阻成功后可以表示感谢和鼓励。
比如:“感谢您,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谢谢您的支持”或“谢谢您的理解”。
3.用“劝阻吸烟手势”避免冲突,保护自身安全
劝阻吸烟是和吸烟者打交道,在劝阻前,市民也要对劝阻的可行性有一个预判,也可以使用“劝阻吸烟的手势”——“我介意”、“不可以”、“请停止”,向吸烟者表达您劝阻吸烟的诉求。
如果劝阻过程不顺利,遇见态度恶劣的人士,您要马上停止,及时向场所经营者或身边的人求助,避免对自身安全造成危害。
您一定要记住:当您劝阻时,不要和违法吸烟者发生冲突;不要使用肢体阻拦违法吸烟者。
《条例》实施的10年
要感谢不吸烟者的劝阻
感谢吸烟者的自律
感谢北京市民对《条例》的尊重
“吸烟有控”
不仅是健康意识的觉醒
也是一场文明意识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