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前段时间,#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年薪12亿#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热搜。紧接着没几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威马汽车内部员工爆料称:“威马目前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传言威马要全员降薪至少30%,其中高管降薪50%。”

果不其然,7天之后,威马汽车开了一场令全体员工心灰意冷的沟通会,会上宣布了威马的4项工资优化”措施。

因回款不足和财务收紧,自11月起,员工工资发放日由每月8号延后到25号,副总经理以上降薪50%,M4以下员工月薪发放70%,暂停所有购车补贴以及年终奖/13薪/14薪。

能把降薪美化成“优化”,威马也是挺绝的。

马的老员工就在知乎上爆料威马在员工工资上“动手脚”的问题。

这位网友表示:“入职威马时,HR会把期望年薪除以16.9作为月薪,也就是平时每个月只发期望薪资的71%,剩下的29%集中放在第二年三月份,当做年终奖一起发放。

“但那本质上不是年终奖,是我们的血汗钱。我们很想维权!但是,合同上把那部分叫做绩效!”

这位网友表示,当时入职的是威马软件开发部门,入职前一份工作的月薪是18K,当时看这家公司比较有发展潜力,于是管HR要价要了20K月薪。让他没想到的是,HR竟然十分爽快的答应了。

不过,HR以“避税”为由,要求每个月先给他发15K,等到年底的时候就把每个月攒下来的5K集中发放。

他有一丝顾虑,但还是选择了签合同,毕竟很多老员工在公司呆了2年了也都好好的,虽然当时威马还没造出车来。

2018年,威马的车开始正常交付,工资也都是正常发放。

但到了2019年,他逐渐后悔自己当时草率的签了这份威马的合同,“我承认,我真傻!”

威马以“卖车业绩不达标”为由,将他们部门大部分员工2019年的年终奖降了25%。

要知道,他入职的并不是销售部门,而是软件开发部门。他们的个人KPI指标是在规定时间内保证软件上线,投诉不高于X次,故障时间不超过XX小时。“一年卖多少辆车,我们的KPI里根本就没有写,都是临发年终奖之前开会说的。”

“简直就是大跃进!后来领导可能自己都觉得有点离谱,又偷偷把目标定成了7万辆。但现实情况是,威马去年上险量只有1万辆。之所以定这么虚高目标,就是为了让你完不成,然后借此理由扣工资的。

“尽管车卖得不好,但公司却经常会给员工们洗脑‘威马就是新势力里的第一名’。”

威马直接宣布取消大部分员工的年终奖,相当于原本29%的年薪直接被一句话抹了个一干二净。

“我们知道会扣钱,但没想到全没了!”

于是,威马内部充斥着大量的怨气,有见势不妙赶紧跑路的,有愤怒之下打官司维权的,也有消极怠工摆烂等着被裁的……

对于被裁的员工,其他员工都会恭喜他的幸运,他至少能获得N+1的赔偿。

除此之外,他在入职2年时间里,几次向HR提出涨工资的请求,HR均以“口头同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后来,这位匿名爆料的网友实在待不下去了,主动请辞了。

虽说上面这位网友曝出的威马内部情况的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从外部来看,威马最近几年确实开始显现出“颓势”。

我拜托公社社群运营小姐姐“兔头”做了下面这张“2018-2022年9月新势力的销量走势图”。

注意看那根代表着威马销量的绿色实线,2018年和2019年两年,威马还在新势力里销量排名第二呢。

威马却掉队了,与友商的差距越来越大,突出一个高开低走。

于是,网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威马怎么了?”…“威马还挺得住吗?”…之类的声音。而车主们对于威马更是逐渐失望,大家可以戳开👉对威马逐渐失去耐心的车主们

在得知“威马创始人沈晖年薪12亿,占威马总营收1/3”这一消息当天下午,我们公社办公室里的所有员工几乎都陷入了“摆烂”状态。

12亿年薪是什么概念?掏出计算器算了一下,差不多就是每3秒钟能挣114块钱。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假如沈晖在大街上走着,凑巧看见地上有一张红灿灿的100块钱钞票,这时沈晖要是花了3秒钟跑过去,弯腰把这100块钱捡起来装进自己口袋里,这都不如他躺着来钱快,你想想这有多可怕。

我相信,如果被曝年薪12个亿的不是沈晖,而是阿里、腾讯之类的互联网高管,我们公社员工都不会全员摆烂。

可恰恰因为,他是沈晖,他是威马的创始人啊!

威马不仅仅是销量不太行,财务状况也十分堪忧。

2021年威马总共亏了82亿,就这种破败不堪的状况下,沈晖还能从公司里提12亿年薪,反差实在是太过于明显了。这简直就是把公司当提款机了,把公司往死里压榨啊!

我们不停的哀叹,自己为何每天要起早贪黑?为什么躺着赚钱的不是自己?为什么当初没有投个好胎?……

对于12亿年薪这件事,沈晖朋友圈回应道:“有些事情,脚趾头想想就知道真假,不值得花时间解释。还是讲讲事实吧!”

紧接着,沈晖为威马打了波广告:威马W6力压群雄得奖了!

不过,这次沈晖说得没错,12亿年薪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一种过度解读。

“沈晖12亿年薪”的来源出处,是6月份威马向港交所递交的IPO招股书。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出,12.59亿元是受限制股份/购股权开支,而沈晖实际的薪金与花红为201.1万元。

但即便如此,2021年沈晖的201.1万元薪酬,也要多于远多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150.4万元,以及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的.2万元。

要知道,理想和小鹏可早早就实现了销量破万,销量是威马的5倍还要多啊!

至于这12.59亿元的受限制股份/购股权开支到底指的是什么,一位比较了解IPO朋友跟我说,很多公司在上市之前,都会给创始人一定的股权激励

如果公司能顺利完成IPO,同时满足董事会提出的KPI指标,创始人就可以得到这笔股权激励,相当于完成任务之后的“大礼包”

当年小米在上市之前,公司就给雷军开出了高达99亿元的“大礼包”,这比沈晖的12.59亿元可要大多了,后来雷军也是如愿以偿得到了这笔钱。

同样的,如果沈晖想真正获得这12亿元的“大礼包”,其必要条件就是威马完成IPO上市。

可现实是残酷的,威马的IPO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曾表示威马有望成为国内首家科创板上市的车企。

但现实状况打脸了,威马被暂缓科创板IPO进程,原因是交易所在威马上市材料审查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疑似科技含量不足、研发投入营收占比不高、持续亏损等等。

无奈之下,沈晖只好换道港交所,毕竟港股的上市条件比科创板是要低不少的。

但现在的情况是,比威马递交招股书晚2个月的零跑汽车都已经顺利港股上市了,威马多达591页的招股书砸了下去,却没有溅起半点涟漪,到现在都5个月了,仍然处于IPO静默期。

据威马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威马汽车3年累计亏损超过174亿元,亏损持续增加。其中2021年超过81亿元的亏损,也是超越了在技术上投入较大的小鹏,成为了当年亏钱最多的新势力。

相比一年卖出去多少辆车,资本对能从里面捞多少钱更感兴趣。威马想要顺利上市,首先要好好优化的就是那破烂不堪的财务账本,毕竟股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交易所必须对自己的股民负责。

于是,前面提到的威马全员降薪,就成为了IPO前“优化账本”的第一步。

不仅如此,就连可能制造翻盘机会的“新鲜血液”研发开支,威马也是能省则省。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研发费用分别为8.93亿、9.92亿和9.81亿,看似一直保持稳定,但耐不住营收整体规模在逐年增长,所以实际研发投入在总投入中的占比也在逐年下滑,从50.7%一路下滑至20.7%。

但有件更为离奇的事,2021年威马的行政开支竟然高达27亿元,占了总投入的57%,其中向行政管理人员支付薪酬21亿元,占总行政开支的78%。

所谓行政开支,包括了员工薪酬、办公耗材、公司福利等等杂七杂八的项目,如此之高的行政开支,却对应着底层员工的花式降薪、扣绩效、裁员….

这27亿的行政开支具体用来干嘛了呢?估计只有少数威马内部高层懂!

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做整车控制器的,他在2017-2018年曾经跟威马打过交道,但似乎接触过后并不愉快,他表示:

“采购经理一个个dio得不行,研究院院长牛皮都吹上天了。然而还是走的廉价车路线,严控成本,高大上的功能都要有,根本没法干。”

当然,他说的是否是事实有待考证。

但如今,威马的资金链大概率是极其紧张,随时都有崩盘的可能了。

截至2021年12月底,威马汽车的现金储备仅为41.6亿元,甚至不足以支撑威马一年下来的开支,而同期蔚小理的是威马的10倍都多。

据业内人士称,威马这点可怜的现金储备,可能都是抵押工厂资产来的。近3年时间里,威马总共向银行借款多达亿元,今年4月又向银行借了10亿元用作运营资金。

借来那么多钱,相应的代价就是威马在湖北黄冈和浙江温州的两个工厂。倘若这笔借来的钱到期还不上,工厂直接被强制抵押,威马恐怕就要“一波躺”了。

所以,为什么与蔚小理同一时间段出生的威马,会走到现在这一天呢?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威马经常倒霉催的连续自燃,还隐瞒消费者偷偷锁电,市场口碑不好导致的。关于这一段故事,我们之前也讲过,大家可以戳开看👉烧车、锁电!开局王炸的威马,如今为何一塌糊涂?

当然,这肯定是一部分的客观因素,但一定不是全部。

因为不止是威马,比亚迪、特斯拉也烧,埃安也锁过电,但为什么其他玩家卖得出去,威马卖不出去?说到底,这跟威马现阶段产品力不足有直接联系。

威马EX5是威马汽车的开山之作,作为一款紧凑型纯电SUV,最高460公里的续航放在2018年前后还是相当能打的。

但现在都2022年了,威马EX5经历了4代改款,续航却并没有任何改观,仍然最高只有460公里,而市面上很多纯电车型的续航都奔着700公里和1000公里去了。

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威马EX5是网约车专属产品,不需要那么高的产品力,在威马的官网上还也专门为EX5、E.5留了个位子——大客户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威马也确实尝试过打入C端私人市场,于是推出了威马W6这款产品。

威马W6在尺寸上要比EX5大一号,是中型纯电SUV,续航最高也达到了620公里,总算不会被友商碾压了。但据业内人士推断,从轴距和车身尺寸来看,威马W6疑似此前已经停产的威马EX6的换壳车。

智能化也是威马W6主打的标签,其宣传端声称自己最快落地、最快量产了L4级无人驾驶技术。

其他友商都做的是L2,威马一下子搞了个L4出来,乍一看感觉很唬人,但其实这里的L4仅仅支持的是自动泊车环节的无人化,而最前沿的领航辅助驾驶,威马还尚未触及。

况且,威马W6的智能驾驶系统,压根就不是自己的技术,而是用的百度Apollo无人车的打包方案。

网传威马当时跟百度签协议的时候,特地加了条威马不可自研自动驾驶的条款,这也就相当于把自己的“魂”拱手让给了别人。

而如今,百度还自己造出了第一款量产车集度ROBO-001,在威马面前,百度既是供应商,也是竞争对手,真是大写的尴尬。

在不利局面下,威马还尝试过推出“拳头产品”来逆转局势,也就是威马M7

续航超700公里,配备三颗激光雷达,4颗英伟达Orin芯片带多达1000TOPS的算力,直接把配置拉满。但可惜,威马因为现金流问题,让M7车型的项目进展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如今还只是PPT里的几张海报。

不仅如此,沈晖的“老东家”吉利,也是对着威马穷追猛打。

吉利以威马侵害商业秘密为由,向威马索赔21个亿。

不过,据最新消息,这份起诉被法院驳回了,本来就财务紧张的威马也算是暂时松了口气。

在如今这个时间点,800V超高压快充、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CTP/CTB、城市领航辅助驾驶等前沿技术已经逐渐在市场里有所显现,而威马的进度却一直处于“挤牙膏”的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这与创始人沈晖对威马的战略决策是脱不开联系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沈晖算得上可以写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的大人物了,当年在吉利当副总裁的时候,著名的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蛇吞象”大戏,就是沈晖一手操办的。这不仅仅盘活了已经落寞的沃尔沃,还为如今领克的诞生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沈晖离开吉利单干,同时还带走了一部分原吉利的下属员工,创办了威马汽车。威马的原意取自德语Weltmeister,意思是世界冠军。

沈晖凭借自己在车圈多年混迹的朋友圈,快人一步的拿到了整车生产双资质,这是威马作为传统车企班底相比蔚小理这样的互联网新势力的优势所在。

不过,沈晖似乎对造车平台并不上心,多次对外表示:“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动,我觉得平台意义不大。”

这,恰恰成为了威马后劲不足的伏笔!

一辆车,从立项到设计,再到量产,通常都需要2-5年的时间,这需要造车者有足够的高瞻远瞩,才不会面临“上市即淘汰”。

显然,当年沈晖的目光不够长远,无论是EX5、EX6、E.5还是最新的W6,都是出自威马的初代造车平台。换汤不换药,自然无法将产品力提上去。

车卖不动,经销商开始大规模跑路,威马内部也出现了剧烈的人员动荡。

联合创始人陆斌也宣布离职。2021年,上任不到半年的公司另一位首席零售官唐军也宣告离职。

现在,沈晖终于意识到造车平台的重要性。

此次威马冲刺港股IPO,为的是融到10亿美元,去研发最新的模块化造车平台,包括ADAS平台、下一代智能座舱平台、动力总成平台及Ajax底盘平台和Caesar底盘平台。

但从招股书的这张图来看,还真看不出什么革命性的前瞻技术。

难道是威马人比较偏保守务实?

或许,威马需要一个能吹出个天花乱坠,把投资人忽悠得痛哭流涕的人。(比如“下周回国”的贾老板)

 写在最后

,”

最近一段时间,不止威马员工很难受,威马EX5的老车主也很难受。

早在2018年,威马为了保证老车主权益,特地推出了“ABC用户关怀计划”,ABC三种权益可以任选其一。

这也很好理解,电动车技术更新迭代快,用户关怀计划可以很好的减少“天使变韭菜”这种情况的发生。

其中A选项:车主可直接获得5000-20000元的代金券,这个代金券只能用于购买新的威马汽车。

B选项:老车主可以花1666-3166元,获得61.8%的老车折旧资格,用于换购新的威马车型。

C选项:用户可以花2-4万元升级车辆的电池包,其电池包大小以同平台最大续航为准。

这样看来,A、B两个选项都是和威马销售强绑定的权益,明白人基本不选,而C选项换购大电池包显然更靠谱一些,于是大多数买ABC权益车主,基本都选了C选项。

但让威马老车主万万没想到的是,都过去4年了,ABC权益已经到期了,威马的电池包大小根本就没什么提升,相当于C选项也就作废了。不少车主群里都开始愤怒的抱怨起这件事来,至今威马也没有给出任何解决方案。

威马车主们也是挺艰难的,他们希望威马能好好活下去,毕竟威马倒,后续维保也就没了保障。但奈何,威马确实不争气,骂也不是,不骂也不是。

为此,我们还专门采访了几位威马车主——对威马逐渐失去耐心的车主们

记得去年9月份,我们公社有一天临下班之前,不知因为什么事突然聊起了威马。

我们当时对于威马必然会掉队这件事,其实已经心知肚明了。但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威马竟然会掉队得如此之快,已经岌岌可危。

只能说,国内新能源市场太卷了,简直就是一片炼狱般的战场。

能在战场中幸存下来的玩家,都得是精英中的精英,一丝一毫的决策失误,都有可能酿成惨剧。

你们觉得威马能活得过明年吗?

点击一下👇不错过更多深度内容

炼狱般的洗牌已经开始了!


公司巨亏百亿,老板却拿12亿年薪?员工大幅降薪,成了待宰羔羊!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系转发互联网文章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了解,不作为投资建议。如相关内容引用了您的文字或图片,需要删除或修改的,请联系此电子邮箱:719050256@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