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股市历程记》

一枚小散的股市历程(1)

本小散很懒,也很随性,又天生比较迟钝,做事又不勤奋,比较拖拉。

当兴致到的时候,能废寝忘食、没日没夜的干,一旦途中被一些事物影响、中断后,又很难拾起。

想当初孩子5年级的时候,发现孩子成绩非常差,很难考上理想的初中,片区对应也是非常差的学校。

当时非常的着急,毅然放下所有事情,全身心投入孩子学习上,和孩子一起补课、学习。

自己难以搞懂的题目,使用各种工具,直至完全学懂,再传授给孩子。

那时毅力非常强,学习到凌晨2-3点是常有的事,孩子也不负所望,考进了心仪的中学。

初一阶段,我继续陪学,成绩一直还不错。

直至疫情来袭,一切节奏都被打乱。

这段时间在老家盖房。

于是,基本把精力和重心放在建房的事情上来。

关注孩子的学习不如以前那么多了,孩子成绩就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盖完房后,想重新投入与孩子一起学习。

一方面是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是自己确实比较懒。

给自己找了借口——不可能永远扶着孩子,并永远陪着孩子一起学下去。

其实就是自己的惰性战胜了自己。

再如,我2022

股市历程记》,文章结尾还信誓旦旦留下了下篇文章要写的内容……

然而时至今日,已过去了两年零8个月,我的《股市历程》没有留下只言片字。

..叹口气,懒惰使人颓废,最近又想起该记录些东西了。

发现公众号因长时间没有使用,早在20228月就已经被冻结了。

如今重新找了回来,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能记录些有用的东西。

本打算记录本周发生的事。

好像没有之前的铺垫,只孤立看近期股市股“活久见”,没有连续性和可参考性,索性接上一集,写写自己从进入股市至今的一些大概过程。

本过程只是回忆,中间发生了什么可能没那么准确和详尽,如果有读者看见了,一看了之,没必要深究。

时间回到年。

在和同学的交流中,我第一次听说“价值投资”这个名词。

听到了巴菲特的老师“华尔街教父”、“价值投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

第一次听说价格与价值之间存在着“安全边际”。

第一次听说股票还有这种玩法。

它不需要猜大小,不需要赌人生。

只要你不把股票当做击鼓传花的筹码。

而是把它看成有价值的凭证,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确定自己的交易模型,在低估时买入,高估时买入,其他时间呆坐,该干啥干啥。

听见他的论述,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好像窥探到了财富的密码。

催使我不断地想掌握这个密码,好在当今是信息社会,想找的东西在网络上很轻松的获得。

后来,断断续续看了《聪明的投资者》、《有价证券分析》。

因为第一次看,有很多内容不是很明白,好在有“度娘”,她能帮我找到很多我想要的答案。

在搜寻价值投资信息的过程中,关注到了一些博主。

有真正“财经类”的,也有“镰刀类”的。

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

记得有一个博主,他也阐释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更推崇林园的投资理念,关于“嘴巴”上的公司,力荐消费、医药等关于“嘴巴”上的龙头企业。

对于我这类小白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学习作用。

特别他讲的“道(战略方向)、技(战术技能)、器(工具)”,我觉得有一定道理。

2021年初,用后视镜来看,无疑当时是大盘的阶段性高位。

当时关于“嘴巴”类的、消费类的、医药类的等等,无疑是市场的宠儿,价格高得离谱,让人真下不了手。

虽然我没有能力给公司进行估值,但是好在还知道PE(市盈率)、PB(市净率)是什么意思。

再好的公司,再有价值的股票,价格不可能高到天上去。

让我印象深刻的片仔癀、爱尔眼科、茅台、伊利等等医药赛道、消费赛道,哪个不是价格非常高。

于是,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瞄准了当时的市场弃儿“三傻”——银行、保险、地产。

心想,这些公司市盈率相对医药、消费类公司如此低,应该、大概估计会有一定的安全边际,能等到价值回归的那一天。

当初买中国平安,就是因为同学在这家公司上班10年有余,收入也非常不错。

他也重仓了自己所在公司的股票,我看了他的账户,那是真金白银啊!7位数。

我当时确实被震惊住了,没有想到在我的身边还有敢如此下重注的“赌博”。

我第一次亲自接触股票是在2015年,也就是2015年那波牛市高峰时刻。

那时股票的赚钱效应笼罩着街头巷尾。

就连我们远在西藏边陲小镇,从没接触过股票的人都在涌入开户。

当时,也不知道股票到底是干嘛的。

反正买入都能赚钱。

确实只把他当作赌博的筹码,小赌怡情。

哪里敢真金白银投入那么多资金,对于我来说简直不敢想象。

当时听同学讲,某大V团队,他们就是长期跟踪、分析公司价值的。

当时平安应该还处于价值低位,并且他还使用了杠杆。

同学当时让我好好学习,多看关于价值投资方面的书籍,多了解价值投资的知识,还给我推荐了些书籍。

当时有着酒精的作用,同学也比较兴奋,还跟我说股市行情应该还有几年。

把握好了,股市就是提款机。

我一下子理解了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投资。

他没有推荐我买什么股票。

我基于对他的信任,心想他本人在那公司耕耘那么久,并且敢于加杠杆重仓,一定是有我们外人不可知的渠道。

于是乎,跟呗。

直到后来的亏损离场,他都不知道我也跟着他买了平安。

11月底与同学见面交流的。

然后,不分昼夜学习关于价值投资知识。

2021年1月,就匆匆下场入市。

害怕踏空了股市行情,又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没想到,自己就是接最后一棒的那个群体。

站在了高高的山岗上。

从自己下场以来,市场连跌3年多,至2024年8月,沪深300亏损39%。

炒股人士90%以上应该都是亏损。

时至今日,我也没对我同学提起股票之事。

原因有三:

一是,如果他在市场一泻千里的长河中没能及时斩仓,他可能会被埋进泥沙,因为他使用了杠杆,谁都厌恶在自己伤口上撒盐的人。

二是,后来我了解到,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不会使用、也不屑于使用杠杆。

杠杆会让人上瘾。

一生中,只要使用了一次杠杆,是很难戒掉了。

比如你一生准备使用10次杠杆,前9次均是自己账面值300%以上增长,只要最后一次崩盘,账面值归零。

值得吗?巴菲特曾经说过,为了赚取更多的钱,把自己手里的钱全搭进去,不是傻子是什么,是绝对的傻子,不管他智商有多高,有多聪明,都是绝对的傻子。

三是,正是鉴于第二点,我认为他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我只有另辟蹊径寻找真经。

随着自己学习时间的增长,对保险业务的不断了解。原来保险行业有非常复杂的业务。面对保险产品是同质化产品,竞争非常激烈。为了获取保单,保险公司可能会无底线的下压价格,保险业本来就是个理赔周期很长(比如寿险)的业务,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就是公司的高管、CEO,都很难给公司进行估值。

巴老爷子手握的保险公司完全不一样,他有一群非常优秀的经理人,并完全不为业绩降低保单价格,当价格合理或者大灾过后,人们在恐惧的影响下,很多保险公司理赔无法兑现、面临破产境地后,保单价格必然上涨,这就是大局进入的好时期。

并且巴菲特本人是投资高手,能高效利用保险浮存金,获得更大的收益。

然而,我们国内很多保险公司并不能达到这些要求,投资端也屡出问题。

伴随股价屡创新低,我越来越心慌,越来越没有信心。

最终在持仓6.5个月,以亏损47%的优异成绩退出。

再聊聊“三傻”之一的地产。

地产股是我最早重仓的股票之一,也是在市场已经找不到所为的低估值的股票,不得以二为之的无赖之举。

当时还是满怀信心。

因为自认为自己买的公司估值够低估,并且是国企,国家兜底,不至于退市。

在消费、科技、新能源等赛道的加持下。

购买“三傻”公司,不确定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反正自己也没有多少概念。

在那时,自己还没看财报的能力,也不具备公司分析能力。

只在在网络上查找别人的分析报告,结合自身认知,可以说是稀里糊涂的投入了自有的大部分资金。

现在来看,觉得当时很幼稚、很冲动,也可以叫做无知者无畏。

不过感觉一切好像都是值得的。

没有真金白银的投入,也不能倒逼自己不断地去了解、去关注、去学习、去探索。

在学习摸索中发现地产公司的好像最终结局有二:

一是公司将自己建的房子全部出售,留下一大堆钱分给股东;

二是公司买了大片地,一部分房子建起来了,一部分还没有建或正在建,然而,房子却买不出去了,给股东留下未卖出的房子或地皮,还有债务。

这样的公司确实不是好公司,最终逐步退出。

幸运的是持仓近1年,最终亏了一点交易费分手。


一枚小散的股市历程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系转发互联网文章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了解,不作为投资建议。如相关内容引用了您的文字或图片,需要删除或修改的,请联系此电子邮箱:719050256@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