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一名为丹尼·库什马罗的以色列记者炸毁黎巴嫩南部一栋建筑的视频广为传播,该记者随即遭到国际舆论强烈谴责,各国网民批评其行为“与身份严重不符”。
在以色列电视台的报道画面中,有以军士兵对丹尼表示,前方一栋住宅楼“疑似藏有用于攻击以色列的火箭炮”,并向丹尼介绍了起爆器的用法。随后,在多名以军协助下丹尼亲手按下起爆器按钮,其还在冲突现场的废墟中拍下了一张自己坐在沙发上的照片,表情轻松自如。
与此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时间10月25日凌晨,以军袭击了哈斯巴亚地区媒体团队入住的一家酒店,3名记者不幸丧生。黎巴嫩新闻部长马卡里怒斥这是“战争罪”,并称这是“蓄意恐吓媒体,掩盖罪行和破坏”。
记者在战争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这是全世界多少战地记者共同的职业信仰。联合国安理会第2222号决议规定,记者在冲突地区被视为平民并应得到保护。而根据《日内瓦公约》,“平民”的定义是“在武装冲突中不直接参与敌对行动”、“不穿戴军事制服、不携带武器或不直接参与战斗”的个人。
简言之,记者受到保护与尊重,同时也要恪守新闻工作的规范,避免在冲突中有失实报道、煽动暴力等行为。可悲的是,本该秉持公正、瞭望和平的人,有的成了“持刀者”,有的成了“被杀者”。以色列记者按下起爆器的那一刻,摧毁的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职业道德伦理,甚至包括人性。如此荒唐的局面究竟是谁造成的?又将有多少人被绑上这辆无情战车?
眼下,中东局势高度紧张,不仅加沙地带战火未停,以色列与多方的冲突都在升级。从黎巴嫩到叙利亚、从也门到伊朗,全面战争的风险不断增大。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更声称以色列正在“七线作战”,不会放弃继续行动。学校、医院、难民营、救护车被轰炸,军队赶走医生独留婴儿痛苦死去,通讯设备摇身一变成为杀人武器……随着“历史首次”和“史上罕见”的冲突和袭击事件持续上演,一场场骇人听闻的人道主义灾难也在不断突破人类认知的下限。就在这两天,以色列议会还高票通过两项法案,禁止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在以色列控制地区开展活动。
残酷事实已经证明,战争无法带来“绝对安全”,只能蒙蔽更多人的眼睛,随即让人类陷入更多困境。以色列必须放下使用武力的执念、摒弃军事完胜的迷思;国际社会必须以最大紧迫感采取行动,防止人道灾难愈演愈烈。某些大国更应停止操弄局势、谋求私利之手——表面上斡旋调停,背地里却煽风点火,甚至给冲突方送军援递刀子,导致更大的平民伤亡和更加肆无忌惮的军事冒险。
“我梦到过自己坐在了停火的谈判桌上。”在中东地区工作了4年的中国战地记者王卓伦,如此形容直面爆炸、袭击、死亡的感受,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任何职业、身份的平民,都不该沦为政治的“炮灰”,战争的“起爆器”早该销毁了。
撰文:关末